共赴技术盛宴,播撒创新火种

10月25日,由 deepin(深度)社区主办的 WHLUG (武汉 Linux 用户组)线下沙龙圆满落幕。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同学们与本地开源爱好者齐聚一堂,在展厅参观、主题演讲与互动交流中,近距离触摸开源生态的脉搏,让“以用为本 拥抱创新”的理念在实践中落地生根。

 

展厅探秘:从“听说开源”到“触摸生态”

步入展厅,工作人员首先向参与者展示了其基于开源理念构建的丰富产品生态和取得的丰硕成果。从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统信 UOS,到围绕其构建的庞大软件商店、海量硬件适配库,再到面向不同场景的解决方案,一套完整、健壮、自主可控的国产操作系统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探访的核心聚焦于 deepin(深度)开源根社区建设。讲解员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介绍了统信软件作为国内领先的操作系统厂商,如何以 deepin(深度)社区为根基,打造真正自主、可持续发展的“根社区”的实践与决心。通过生动的案例,同学们了解到 deepin(深度)社区汇聚全球开发者的智慧,实现从代码贡献、版本迭代、社区治理到生态共建,每一处展示都打破了参与者对“国产开源”的模糊认知。
在讲解员指导下,大家亲手操作最新版deepin系统与统信UOS,一位参与者感叹道。这种从“理论”到“实操”的跨越,不仅让大家感受到开源技术的实用价值,更让他们看到了国产操作系统融入数字中国建设的真实场景。

候场时播放的企业宣传片、展厅里陈列的各类奖项,则让开源爱好者们进一步了解到deepin社区20余年的技术沉淀——800万+社区用户、2500万+行开源贡献代码、300+上游项目参与,这些数据背后,是国产开源生态的蓬勃生命力。

 

主题演讲:干货满满,点亮开源探索之路

活动转入主会场后三场聚焦“实践与创新”的主题演讲,为参与者带来了技术与思想上的深刻启迪。

如意玲珑社区Maintainer Ziggy以“开源技术学习与实战双擎”为题,分享了自己从初中“初识开源=免费使用”,到大学通过deepin社区项目积累开发经验,最终成为开源贡献者的历程。他提到的“从示例代码到架构设计”进阶路径,让华科同学们明白:开源不是“无偿付出”,而是“成长捷径”——在这里,每一次代码提交都是经验积累,每一次用户反馈都是能力升级。

deepin社区的占俊则带来了“DKapture——高效系统信息采集方法”的技术分享。针对传统系统监视器“进程越多、资源占用越高”的痛点,他展示了基于eBPF技术的DKapture项目是如何将系统调用从99万次降至2000次,时间开销从2.88秒压缩到0.14秒。这种“用技术解决实际痛点”的思路,让开源爱好者们眼前一亮,也让大家意识到:开源技术不仅是“共享代码”,更是“优化世界”的工具。
最后,deepin产品经理李洪健以“截图录屏产品设计”为例,讲述了从“用户痛点”到“产品闭环”的全过程。他科普了产品经理这个角色,然后以及带来一些实战演示案例。让参与者们理解:好的开源产品,既要技术过硬,更要贴近用户——这对学生群体培养“产品思维”、爱好者优化项目体验都极具启发。

 

互动收尾:以礼为契,延续开源热情

活动尾声的抽奖环节,让现场氛围达到高潮。扫码开奖的瞬间,deepin定制超大键盘垫、数据线与咖啡杯等礼品相继送出,不仅是对参与者的感谢,更像是一份“开源邀请函”。一位中奖的参与者说:“这份礼品会提醒我,继续关注开源,尝试贡献自己的第一行代码。”

 

以开源为桥,奔赴更远未来

这场WHLUG活动不仅是一次技术交流,更是一次“开源精神”的传递。对华科学子而言,这是一次“走出课堂”的实践——他们从展厅看到生态、从演讲学到方法,在心中埋下“用技术改变世界”的种子;对开源爱好者而言,这是一场“同频交流”的盛会,对国产开源生态而言,这场活动更是一次“新鲜血液”的注入——对开源好奇与热情,正是开源事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如果你错过了本次活动,不妨关注WHLUG活动、DKapture开源仓库(https://github.com/DKapture/libdkapture)或加入如意玲珑开发者社群,继续探索开源世界的精彩。未来,愿开源爱好者投身国产开源事业,以代码为笔,共同书写自主可控的技术未来!

发表评论